诗的借意
2021-05-06 11:39:3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周媛 | 作者:聂鑫森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7100

从前人的诗词名作中,借来意境或意味,再调词遣句、抒发情感而成篇,谓之借意。

《汉乐府》中的《上邪》:“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。江水为竭。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!”


李元洛先生在《天籁与清溪——读汉代与南北朝民间乐府笔记》一文中,评道:“此诗开篇三句指天誓日强烈呼告,对情之所钟男子直白表态,此之谓正抒情……后半部分则列举五种难以发生或绝无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,层层递进地表现‘长命无绝衰’的生死不渝,此之谓反抒情,借物言情,偏于感性。”

唐代无名氏的《菩萨蛮》一词,则借意于此诗,选注者胡云翼在“说明”中称:“词里的誓词都是生动的民间语言,一个接一个,语气那么急切,说尽说绝,也正为了表示心意(永不变的恩爱)的坚决。”全词为:“枕前发尽千般愿,要休且待青山烂,水面上秤砣浮,直待黄河彻底枯。/白日参辰现,白斗回南面。休即未能休,且待三更见日头。”《菩萨蛮》写男女爱情的坚贞,亦用“反抒情”之手法,其借意于《上邪》,传承有序。

唐人王维《书事》:“轻阴阁小雨,深院昼慵开。坐看苍苔色,欲上人衣来。”天色轻阴,细雨如酥,小院静寂,坐看苍苔之色似欲漫上衣来。无洛兄在《唐诗分类品赏》一书中,细析此诗,称其“经典作品的必具特征之一就是‘传后性’,也就是它的生命力不止于当时,而是长传于后世,对后人的阅读与创作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,即所谓‘千古不磨’是也。”

清人纪晓岚就借意于此诗,只是换了个环境:春日,江边,船上,而意境却相同。诗云:“浓似春云淡似烟,参差绿到大江边。斜阳流水推篷坐,翠色随人欲上船。”故元洛兄评曰:“殊不知纪大才子正是从王维那里借支而来,另开新字号的新店。”

宋人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:“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。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/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毛泽东主席也有《卜算子·咏梅》: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/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不同的是毛词在正文前加一引语:“读陆游咏梅词,反其意而用之。”

“反其意而用之”,也是借意的一种形式。毛主席写梅花品格之高,陆游也写梅花品格之高,但陆游是以梅花自况,而毛写的梅花是英勇奋斗、大公无私的革命者群像的表征,读之令人热血澎湃。


责编:周媛
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